返回首页

慈溪市探索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

发布时间:2021-12-08 16:12

针对“高频事项漏办”、“办理流程复杂”、“群众出行不便”等问题,慈溪市在政务服务2.0和迭代升级“无感智办”的基础上开发智慧政务村(社区)集成服务应用,以智能化、互动化、协同化的主动服务,实现主动精准、智慧高效服务。应用运行以来,已首批推出民政、医保、交通运输等领域特殊群体服务事项18个,成功办理服务事项3800余件。

一、强化精准匹配,变“依申请办理”到“主动精准事找人”梳理民政、医保、人社、卫生健康等8个领域的高频事项,将年龄界限、特殊群体、持证人员等申请条件转化为24条数学逻辑词条重塑流程,简化组合成一事一模型的智慧政务“事项筛”,按“人一事”逻辑关联将特定人群与可办事项进行精准匹配,通过平台逻辑程序一键生成待服务人员清单,建立政务服务预判机制,实现从“人找事”到“事找人”的迭代升级。例如,申请数字电视费减免的申请条件为低保户、优抚对象等群体,通过平台一键筛选出符合申办条件的人员,由部门主动提供服务。目前已初步运行6个智慧“事项筛”,使部门人工筛选时间减少了60%以上。

二、强化数据归集,变“线下人工主导”到“线上智慧集成”。依托“浙政钉”,按照市级统一搭建、镇(街道)属地管理、村(社区)运行维护的方式进行平台数据的汇集、互通,通过自动筛选匹配,提前感知潜在政务服务需求。目前该应用已采集古塘街道太屺村、旦苑社区,周巷镇下吴家路等3个试点村55周岁以上人员信息1300余条,同时汇集全市特殊群体信息7万余条,初步建成试点区域特殊人群一体化数据库。

三、强化部门协同,变“一事一办”到“一件事联办”。各部门在应用上一键获取待服务对象清单后,以社区为单元,平台统筹市镇村(社区)三级政务服务力量,主动开展直接办、提醒办、上门代办等多种精准化服务,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服务。同时,根据事项多部门共同办理的特性,引入“一件事”办理模式,形成多个事项合集式清单,通过数据共享自动获取相关信息,匹配相应材料,并同步推送至相关部门并联办理,实现结果一次反馈。例如,改革前高额医疗费用化解涉及医保、民政等7个部门,改革后由医保部门筛选源头数据,生成待服务人员清单,通过应用推送至相关部门;多部门直接抓取身份信息、医疗费用信息,同步开展审批服务,使服务效率提升了50%以上。

(慈溪市委改革办)